最新訊息:【開創台灣雷射研究的先鋒 – 王興宗教授與交大半導體雷射實驗室】

1129
次閱讀

感謝中華民國光電理事會的規劃訪問王興宗教授,但因為王教授目前不方便直接受訪,遂由參加過王教授實驗室的成員與學生來代述;王興宗教授一生的故事非常精彩,要在短短的文章裡呈現出來實在不容易,幸好2018年由五南出版社出版的「共舞雷射」一書,詳細的描述了王興宗教授的傳奇故事。雷射(LASER)發明於1960年代,超過半個多世紀以來,以雷射相關的研究已多次榮獲諾貝爾獎的肯定,這說明了雷射技術的演進不僅加快了全球科技發展的速度,更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便利發明。

註:本次專訪感謝以下五位師長為專訪費心;特別感謝盧廷昌教授、朱振甫博士彙整採訪稿。

美商SEMILEDS技術長 朱振甫博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盧廷昌講座教授
華立捷科技 賴力弘 總經理
成大智慧半導體學院 李亞儒教授
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林佳鋒系主任

        台灣在雷射科技的發展中並沒有缺席,而且交大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尤其是王興宗教授致力於發展雷射技術超過五十年,從最早的台灣第一支自製雷射、世界上第一套白光雷射、研製美國第一顆砷化鎵面射型雷射、到近期,於交大研製全球第一顆藍光氮化鎵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Blue GaN VCSEL)為其最著名的代表。王教授的研究領域廣泛,其中包括氣態、固態以及半導體雷射等都具有開創性的成果,對學術界與產業界均有極大的貢獻。若要了解詳情,鼓勵讀者直接去閱讀王興宗老師的「共舞雷射」一書。以下便簡單介紹王興宗教授的生平事蹟,接下來由參加過王老師實驗室的成員與學生娓娓道來與王老師相處的深刻回憶!

        王興宗老師為新竹人,高中時期是新竹高中的高材生,當時為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院長的高中學長,大學時期輕鬆考入台大電機系,與台灣半導體先驅施敏教授是大學同學,大學畢業時,蘇聯第一次發射人造衛星成功,掀起了美國的極大的震撼,因此在美國的學術界,興起了物理教學的改革的風潮,成立了PSSC(Physical Science Study Committee)學會,王老師立即參與了PSSC的教學訓練,對物理科學的熱衷,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這次的契機與深入,是個很重要的機遇,使王老師能一舉考取日本獎學金赴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所深造,並在日本第一次與半導體和量子物理碰面。

        王老師東北大學碩士畢業後旋即被聘為交通大學副教授,專注於電子與光電研究。在台灣科技教育發展的關鍵時期,他的工作與研究扮演了重要角色。王教授於1965年在交通大學的博愛校區建立台灣第一間雷射實驗室以及製作出台灣第一套紅光氦氖雷射,並發展雷射與光電相關課程,先期培育出許多雷射光電的人才,奠定台灣在雷射光電科技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雷射」一詞的中文名稱是由王教授最早提出的。

 

1.png

全台灣第一間雷射實驗室,以及特別的訪客蔣經國先生 (1967)

 

        由於此紅光雷射的成功展示,王老師受到美國史丹福大學一位在雷射研究領域知名的學者Prof. Siegman的邀請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與王教授建立了深厚的師生關係。王興宗老師在美國的經歷不僅是學術成就的證明,也是個人堅韌和家庭支持的見證。他的經歷展現了通過不懈努力和家庭的支持,如何在新環境中取得成功和成長。王教授於1971年在美國使用中空金屬陰極放射管發明並製作出世界上首套氦鎘白光雷射,可以同時產生紅藍綠三色同調光,在全球榮獲二十件專利,被世界公認為「白光雷射之父」。之後加入美國全錄公司負責開發白光雷射與相關應用,接著又加入美國洛克希德研究中心並在1987年成功研發出美國第一個半導體面射型雷射,這些種種經歷讓王老師深刻體驗到在美國大型企業的巡禮!

 

2.png

王興宗教授發明的白光雷射 (1971)

 

        由於對台灣故鄉的思念,王興宗老師於1995年從美國返鄉回到台灣後,在新竹交通大學開始了他的第二個職業階段。王教授在交通大學光電所建立半導體雷射實驗室,他在交大的時間主要集中於半導體光電領域的研究,並在此過程中對台灣的科技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積極參與「教育部卓越計劃」,這是一個旨在提升台灣大學研究水準的重大國家計劃,對台灣的科學技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之後也擔任國科會國家型奈米計畫的總主持人,致力於氮化鎵奈米光電元件的研究,首先成功的製作出全世界第一顆藍光氮化鎵面射型雷射,並率先使用雷射剝離與奈米柱等技術大幅提升藍白光發光二極體的操作效率,已大量應用於顯示、面板與固態照明等節能光源中。王教授不僅在學術上取得了重大成就,還對教育新一代科學家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在交通大學的工作不僅包括科研活動,還涵蓋培養學生和研究人員。他建立了強大的研究團隊,並促進了學生和教職員之間的緊密合作和交流。

3.png

交大光電研究團隊製作出第一顆藍光面射型雷射

 

        王興宗教授一生鑽研雷射技術,發表論文超過兩百多篇,在許多專門的領域上仍維持技術的領先,在學術界受到高度的肯定,是美國光學學會會士;此外,在台灣所培育的無論是早期的雷射光電人才或是後期的發光二極體(LED)、半導體雷射光電元件等領域,超過一百位博碩士畢業生,他的經歷體現了一位學者如何通過專注於科學研究和教育,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能力;而對於台灣的學術與產業的發展,貢獻良多!

        接下來,編按加入王老師實驗室的時間順序的成員來回憶與王老師相處的點滴。

(1)  1998:朱振甫博士,美商SEMILEDS技術長,TSLC董事長顧問, HiPhoton創辦人,陽明交通大學光電系兼任副教授。

        1998年五月,我報考了交大光電所的博士班,當時,除了資料的審查外,還必須通過一場口試。這場口試將老師們分為兩個房間,報考的學生則分批到兩個房間進行報告與口試。回憶起當時,第一個房間的口試整體順利進行,但當我走進第二個房間時,感受到大多數老師都十分親切,唯獨有一位老師對我碩士論文中提到的一些係數的定義提出連續而細緻的質問,要求我清晰地說明。他的嚴格態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讓我內心生出一絲畏懼之情。

        收到錄取通知後,我開始尋找指導教授。在幾位老師中尋找時,感謝有幾位對我在碩士班的研究表現表示興趣。當時,我考慮換一個新的研究題目,因此一直未能確定要跟哪位老師。正當我猶豫不決時,一位同學看到我在走廊徘徊,熱心地詢問情況。我向他說明了找老師的不順利狀況,他建議我一起去找王老師。走進王老師的辦公室,我驚訝地發現,原來這位就是在口試期間對我提問嚴格的老師!在解釋了我的來意和老師介紹未來研究方向後,老師說:『你們再回去考慮考慮,因為我也要考慮考慮。』離開老師辦公室後,我仍心情忐忑。我是否應該跟這位當初對我嚴格的老師?我是否能順利完成博士學業?儘管他的研究題目非常新穎且與半導體相關,但疑慮仍然存在。同學告訴我,不用考慮了,找王老師準沒錯,他對學生很好,要我過幾天再去找老師問問看。過了一個月,老師陸陸續續收了一些碩士班新生。我厚著臉皮參加了他們的group meeting,因為老師並未明確答應收我進他的實驗室,只是讓我參加group meeting後再考慮。過了另一個月,老師並未催促我離開,我也順利留在他的實驗室,成為王老師退休回台後所收的第一屆博士班學生,正式展開了與王興宗老師五年的博士生涯。在博士班五年(1998-2003)的學習歷程中,我受到了王老師的悉心教導與指導。這段旅程中有辛苦,有歡樂,但心中始終充滿對老師的感謝與感激。

        當年,王老師因為成為交大正式教師,回台灣貢獻所長。在美國國防科技公司(洛克希德Lockheed Corporation)退休的王老師,曾多次主持大型國防科技計畫,於1994年回交大擔任客座教授,1998年正式教授,並開始收學生。當時實驗室初創第一年,經費需仰賴王老師之前及其他系所老師合作向國科會申請的計畫補助,包括學生參與計畫人力費用及實驗室耗材費。我曾在中央大學碩士班時協助國科會計畫的申請與報帳工作,了解單據與耗材名目。因此,除了研究題目,我也參與了王老師第二年由老師單獨申請的新年度國科會計畫的編寫。由於王老師在美國工作多年,對中文打字不熟悉,申請新計畫時,他常以中英文交雜的大綱與內容寫下幾頁,然後找我說明解釋他要寫的內容,有時還需錄音,我再聽回放。我將老師的設想計畫內容填入國科會要求的計畫格式中,這過程中需多次來回修改確認。在這段時間,我學到了老師規劃計畫內容的周到佈局。然而,國科會每年的補助經費有限,尤其對於半導體光電材料的研究,經常是杯水車薪。

        博班第二年(1999年),為提升大學研發能力,教育部推動「教育部卓越計畫」,旨在拔尖國內大學研究,尤其在光電科技領域。王興宗教授與光電所的祁甡教授共同主持了一項跨校跨系所的卓越計畫,名為「建構兆位元紀元的光電科技」。這計畫後來總共通過約四億多元的經費,其中,由王老師主持的「尖端光電材料與元件」分項計畫所獲經費最多,將近一億五千萬元。寫計畫的工作由參與計畫的老師們共同完成,而我則因為是王老師的第一屆博士生,所以參與到老師主持的分項計畫撰寫工作中。對於卓越計畫的部分,我面臨很大的挑戰,因為其格式與內容要求與國科會計畫有很大的不同。老師透過草稿和錄音,指導我填寫計畫的各個部分,並加入了許多內容。這些內容成為後來計畫通過的重要因素,我對王老師高瞻遠矚與具有國際觀視野,如何撰寫研究計畫的概念更加佩服。舉例來說,一個研究題目的方向和內容,是否能與世界級大學的研究接軌,並不僅僅是比較文獻。強而有力的背書是必要的。因此,老師在計畫初期就展開了巧妙的佈局,充分利用多年的人脈,主動寫信給美國、歐洲、日本等國際知名大學的教授,詳細說明我們大型研究計畫的目標與內容,並邀請他們參與並提供訪問指導。老師陸陸續續收到的回函都是非常正面的肯定,且樂意接受邀請訪問。這樣的行動不僅強化了計畫的國際合作面向,也為我們實驗室建立了與國際頂尖學者的深厚關係。

        此外,與我們學生相關的是碩士和博士班學生出國參加國際會議並發表論文的經費。在往年,一個國科會計畫通常只能補助一位老師每年參加一次國際會議,頂多還可能補助一位學生去國際會議發表論文。這樣的名額限制實際上是受制於經費的問題,因此以前透過國科會計畫很難促成更多的國際合作機會。在申請這個卓越計畫時,老師提出了更大膽的規劃,提高了每年的經費補助,以支持更多學生參加國際會議並發表文章。這樣的舉措使我們實驗室的學生有更多機會與國際上的同行互動,參與學術交流,從而形成層層疊加的影響力。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學術生涯,還有助於將研究方向與內容與頂尖大學保持同步,進一步提升了研究的國際水平。我記得當年在準備送出卓越計畫前一週,王老師特地叫我到他的辦公室,要我提高每年出國參加會議的費用。原本我只列了一到兩次國際會議的參與,每年所需的經費約為二十萬左右。然而,王老師認為這樣的申請經費不僅不足夠,而且不符合一個如此大型研究計畫應有的論文數目,參與國際會議與發表論文的次數應該有一定的標準。因此,我將接下來四年可能參與的會議名稱納入計畫中,其中包括美西的光電年會(Photonic West)、SPIE、CLEO(雷射光電會議)、國際材料年會、國際電化學會議,以及在歐洲或日本舉辦的三五族半導體會議、氮化鎵相關的國際會議(IWN、ICNS等)。這樣,每年的補助經費從最初的每年約一百萬逐漸增加到最後一年的一百六十萬左右。當時我心中仍有很多疑問,因為這樣一來,我們每年都要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我們實驗室當時的研究人力與實力,是否能達成呢?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我是多慮了。在卓越計畫的支持下,我們實驗室的研究人力年年增加,研究動能與論文發表速度驚人地增長,幾乎呈現指數成長的趨勢。第一期計畫是四年,在計畫期間的後面兩年,出席國際會議的費用,甚至開始出現不夠的現象。而且,由於王老師所主持的分項計畫在第一期的卓越計畫中表現優異,因此在第一期計畫於2003年結案後,繼續成功申請到第二期的卓越計畫,補助款一樣達到了好幾千萬,後來,第二期計畫也是成功執行與精彩結案!

        後來,約莫2012年後,老師正式退休了。我經常會去學校辦公室或到他家裡去找他,與老師閒談。有一次,老師分享了卓越計畫的一個故事,讓我更加佩服他過去的精湛計畫策劃和卓越執行。在退休多年後的某日,老師在一家餐廳用餐時,遇到了一位同樣已經退休的科技界大老。雖然這位大老與王老師並非親密朋友,但他走過來與老師打招呼,並透露自己當年是卓越計畫的審查委員。這位大咖回憶說,當年有許多學校提交了出色的計畫,但他對王老師的卓越計畫印象深刻。他指出,計畫中融入眾多國際知名大學教授的親筆推薦信是該計畫脫穎而出的主因之一。他強調這一點對於計畫的成功獲准通過至關重要。老師分享這個故事時,很感謝這位審查委員的誠摯讚揚。老師特別提到,其實當年在策劃這個計畫時,他早已設想到這一點,堅持要邀請頂尖專家為計畫背書(計畫的格式中並沒有”邀請信函”項目的要求)。因為,如老師所言,一個優秀的計畫必須能展現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深遠影響和重要地位,這就需要得到國際學術界和業界的多位專家的高度認可。

        前一陣子,整理老師的辦公室時,我發現了這一大本卓越計畫的文件資料,我就幫忙保存下來。這一次,應邀寫這一段回憶,我特地查找了當年致謝參與計畫的專家學者的信函。這些人包括美國史丹佛大學的Robert L. Byer教授、日本筑波大學的長谷川文雄教授、美國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Ming C. Wu教授、瑞典隆德大學的趙光安教授、俄羅斯約菲研究所的Irina Yassievich教授、美國史丹佛大學的Martin Fejer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葉伯琦教授以及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杜武青教授。這些傑出學者的回信都強烈表達對老師邀請的感激之情,並熱切期待參與這個名為「建構兆位元紀元的光電科技(Photon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Tera Era)」的卓越計畫的研究和開發。有了這些當年在全球領域排名頗高的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使得計畫在審查中脫穎而出,最終成功執行,這無疑是計畫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我求學時期,許許多多與老師互動的回憶令人難以忘懷。這一次因老師身體原因無法接受訪問,在此,我也想再分享了一些其他與老師相處的經驗。

4.jpg

        第一張照片是當年2003年博士班畢業時,請實驗室夥伴一起吃飯時,在餐廳與老師一起敬酒的畫面。第二張照片是2008年,王老師、盧老師與我一起到瑞士參加IWN 2008會議時,在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外的餐廳一起吃晚餐、喝生啤酒的歡樂畫面。

        2016年農曆新年,老師在美國過年。每逢農曆新年,我都會打電話給他,表達新春祝福。這一次,老師告訴我他有一些手寫的資料,是他這些年來所寫的回憶錄。我閱讀了一段後,立刻向老師表示,這些回憶錄非常值得出版成書。於是,我自告奮勇答應擔任老師的中文潤稿工作,負責敘述故事的連貫性等工作。整個潤稿的過程歷時近一年半,我幾乎每三個禮拜就會跟老師通一次電話,聽他口述手寫故事。接著,我回到手寫稿的中文打字文件中進行潤飾,確保故事的流暢度。我也多次與老師越洋電話確認故事發生的前後順序。最終,老師的回憶錄出版了,成為一本廣受好評的書。在2018年10月的新書發表會上,我們共同慶祝了這本名為『共舞雷射』的新書。這是一個珍貴的合作經歷,也是我對老師表達深厚感激的象徵。

        2023年,今年剛好是老師九十歲生日,我在他生日前一天November 19th與盧老師一同去看望他。老師看到我們非常開心,我們向他祝賀90歲生日Happy Birthday!,很難得地聽到他用日語回答我們說『ありがとう』(日語:謝謝你),而且他還連續說了許多次!這讓我們都感到非常開心。這樣的時刻彷彿讓時間倒帶,回到當年的校園時光。老師的笑容中彰顯著他對生命的豁達與感激。這是一個特別的時刻,我們共同分享著老師的喜悅,彼此間的連結在這溫馨的場景中得以延續。透過老師的溫暖回應,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他對我們的關懷與愛。

2222.jpg

第一張:2018『共舞雷射』新書發表會。(左起:盧廷昌老師、王興宗老師、朱振甫博士。)

第二張:2008 IWN在瑞士舉辦,在將近千人的會議中王興宗老師為台灣唯一一位獲邀請的Invited Speaker,講題為GaN Blue VCSEL,朱振甫博士和盧廷昌老師一同參加此會議。

(2)  2000/6 盧廷昌(目前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並借調到穩懋半導體擔任首席科學家)

        我於1998年從USC碩士畢業後即回台至友嘉光電就業,當時即規劃想繼續念在職的博士班,在2000年代表公司去參加SPIE Photonics West的時候,認識了該場次的Chair王興宗教授。該年的5月我便計畫到交大光電念博士班,試著去詢問是否能加入王老師的半導體雷射實驗室,讓我驚訝的是王老師看到我之後就一口答應,2000/6月順利成為王老師的學生後,其實就改變了我一生的發展,一直專注在半導體雷射的領域!

        在博士班期間,王老師每次改我的論文都是大刀闊斧,常常都是整篇用手寫的英文草寫改了又改,讓我深深感到王老師論文功力的高深!每次group meeting的時候,20多人擠在王老師辦公室裡報告,每次王老師好像都沒在聽我們同學的報告,而是在做自己的事,但神奇的是,一旦我們報告有什麼問題的時候,王老師可以立刻指出我們的問題,讓我們知道研究方向。而王老師和同學們的活動很多,像是去他宿舍與師母一起烤肉、聚餐、郊遊、和每年的環島充電之旅,都可以感受到他和學生們的相處非常融洽與愉快!

        當我博士畢業後,非常感謝王老師的推薦,讓我有幸能進到交大光電所從助理教授開始擔任學術界的研究工作,王老師在研究計畫上的大力支持,讓我不需要擔心經費的不足,只要努力把研究工作和學生指導做好即可,我也同時學到王老師的許多研究上的經驗和指導。同時,為了總整王老師之前所授的半導體雷射的課程,當時他把他的講義全部傳給我授課,我們接著一起將該講義編寫成兩本半導體雷射相關的書籍,感謝由五南出版社出版”半導體雷射導論”和”半導體雷射技術”,一直到現在我們的實驗室還是在使用這兩本教科書!

        每次跟王老師相處都會覺得非常愉快,他的談話總是開懷大笑,大家也一定都知道他平常一定要喝可樂。我在2007年暑假的時候去史丹佛大學訪問,全家都受到王老師和師母在山景城的照顧,我們非常感謝。我一直覺得這20多年來,王興宗老師是我最重要的貴人,我受到了王老師極致的支持和照顧,希望我和我的學生們能持續發揚在半導體雷射領域上的發展,不管在學界或業界,都能發光發熱,我們會說這都是師祖王興宗老師的功勞!

(3)  2001 賴力弘   華立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我從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後就申請國防役四年,前兩年(1999-2001)在中華電信研究所,第三年轉任陽明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參與王興宗老師所領導的國家級卓越計劃,研究的內容為面射型雷射(VCSEL)的設計及製作(當時研發的VCSEL有SWIR 1550nm、Blue 405nm及NIR 850nm)。

        因為我在碩博士班的研究論文是半導體元件及物理,所以進到電信所時,對於最先進的VCSEL半導體雷射原理、結構、製造技術等,我很快地就能瞭解及掌握,並參與設計與製造。後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所進行國家級的卓越計畫,需要有VCSEL研究及技術背景的人才來從事研究,所以我就從電信所轉至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那時,我在工五館的5樓架設了一套VCSEL關鍵的氧化製程,其中的氧化設備全由我設計及建置完成,同時,再搭配原有在國家毫微米實驗室(也就是NDL,目前已改成為奈米中心)的製程設備,很快的850 nm VCSEL就研製出來了。記得當時VCSEL完成後,點測雷射光時,王興宗老師還很興奮的從工五館到實驗室看量測的狀況,並說這個就是面射型的L-I-V 曲線圖。後來很多的碩、博班學生就在此基礎下繼續研發而獲得了學位與成就。

        在交大光電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期間,王興宗老師除了指導我專業研究的方向外,也在創業過程中給我許多的建議,他的生活哲學,更深深影響著我。其中「三個博士修電燈」的例子,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一個電燈壞掉了,有三個博士,分別是電機、物理及光電專業,他們認真的分析、討論為何電燈會壞?過了很久卻沒個具體的解決辦法,這時,有位水電工爬上梯子,將新的電燈泡換上,點亮後就走了。燈亮了,但三個博士還在說理,沒有結論。」又說:「我們有理論、有專業,但若淪為空談或是沒有即時性的把問題解決,最後會讓時間錯失,變得沒有效率,甚至最可怕的是只說不做!現在很多的專業高科技人才總是說得多,做得少,沒有行動力及執行力,反而危害產業。」這番啟示讓我在創業或是在帶領研發團隊時總是提醒著我,讓我引以為戒。

        王老師會特別叮嚀創業的人,他說:「產業界裡會有不斷更新的理論與技術,所以要有高科技及專業的團隊以及自己要不斷地提升及精進自我,才能夠抓到產業的趨勢,不至於落後。」例如:現在是AI最熱門的時代,而背後用的是快速光通訊資料傳輸,其實就是我們現在在做的VCSEL,他那時候能夠看到未來這個趨勢,也能提早佈局,的確是高瞻遠矚啊!

        還有,王老師常常耳提面命的跟我們說最先進的科技或技術,必須考量到人道倫理。他在美國史丹福讀博士時曾參與一些很機密的研究,當時就已有很高功率的雷射槍,這個雷射武器只要對準人體發射,馬上就可以將人體截成兩段,但是這樣的做法太不人道了,所以當時就被禁止使用在戰場或是任何一個地方。王老師非常認同的說:「再好的科技、技術、產品,如果沒有人道,那對於人類是沒有意義的。」如此正義凜然又心懷天下的樣貌,著實令人佩服。

        最後要提的是王老師常常保有「赤子之心」。印象中不管多大的飯局,一瓶小小的可樂,就能滿足他對飲食的慾望,而且樂不可支。又有一次在會議中,他說路上有人賣西瓜,標示不甜不要錢,他隨口說若我買不甜的西瓜一顆,是否就不用給錢了?簡單的幽默、爽朗的笑聲讓整場會議輕鬆不少。這或許是他笑口常開,永保青春的秘訣吧!如今已過20餘載,王老師年事已高,當時指導的研究生皆已事業有成,今天能有機會把當時研究室的點滴分享給各位,甚感榮幸。

(4)  2000/9-2002/7 碩士班 2003/9-2007/12博士班 李亞儒(現職:國立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學院教授)

        一開始我認識王興宗教授是在我剛考上交大光電碩士班,尋找指導教授的時候。當時我心中有些緊張,打電話約時間去和王老師見面。不時地,從話筒那端傳來王老師爽朗的笑聲,讓我想著:『這應該是位好相處的老師吧?』 那時的我還不曉得,王老師不僅是一位學術上有深厚造詣的雷射專家,曾在美國全錄公司有豐富的雷射開發經驗,更是被譽為『白光雷射之父』。回想起來,這些都顯示出王老師是一個平易近人的人,對待剛認識的學生也展現出真誠和藹的一面。

        有一次我在王老師的辦公室和他討論研究進度時,突然有個電話打進來。雖然我聽不清楚對話內容,但我猜想對方可能以自己的職位自居並顯得有些傲慢。我只聽到王老師用台語悠悠地說:『細喔,恁做傢大喔!?』 然後就掛上電話。後來對方再打過來,我想應該是修正態度並道歉後,王老師才繼續和對方通話。這讓我更認識到王老師正直且堅持原則的一面。

        王老師在語言方面非常有天賦,曾告訴我們如果不是因為家人希望他就讀台大電機系,他的第一志願是台大外文系。他曾經歷過日本殖民統治,並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留學,多年在美國生活,因此能夠自如地講近乎母語水準的日語、英語、台語以及中文。每當有國外學者來訪,王老師都能自然地在多種語言之間切換,讓實驗室成員們瞠目結舌。大家經常開玩笑說,要在交大任教至少得懂四種語言。

        王老師非常關心實驗室的成員。在我攻讀博士期間,我透過千里馬計畫赴美進行短期研究,出發前去拜訪了王老師。也許是察覺到我對前往美國的不安,他順手把他在美國家裡的電話號碼給了我,告訴我在美國有需要時隨時可以聯繫他。雖然我從未撥打過那個號碼,但那確實讓我當時感到內心踏實,我非常感激王老師。

        我的學術生涯深受王老師的影響和啟發,他常常鼓勵我們要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信心,這樣才能有機會做出獲得世界認可的成就。回到台灣後,我選擇在學術領域發展,並會一直牢記王老師的教誨,不斷培育光電半導體的人才!

(5)  2000/8-2003/1 光電所博士後研究 林佳鋒(現職:國立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系主任)

        第一次與王興宗老師見面是接到2000年時任張俊彥校長的調職令,將博士後研究職位由半導體中心轉任到光電所,王老師要我負責藍光面射型雷射之MOCVD磊晶成長,並負責Emcore D75設備管理,並協調陳威國教授與李威儀教授實驗室使用MOCVD設備,是老師在台灣第一位博士後研究員。因我1995年碩士期間在交大郭政達博士教導下,參與台灣最早開發氮化鎵磊晶成長技術,使用Home-made Thomas Swan系統,2000年負責Emcore D75系統就是在原實驗室重新建立設備,實驗場域與倍感親切與熟悉。

        最記得每天一到205研究室,桌上一定可以看到王老師親自下載列印期刊,要我們詳細閱讀,當國外實驗室皆採用MOCVD磊晶AlGaN/GaN與AlInN/GaN布拉格反射鏡(DBR)時,我向老師提出氮化鎵系列具有最高折射率差異性之AlN/GaN DBR結構,老師相當支持,因為當時AlN/GaN DBR只能用分子束磊晶法(MBE),有機會是首次發表之結構,磊晶遇到瓶頸時,老師總會說我又落入”zigzag研究過程”,會鼓勵我持續往前邁進。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反射鏡達到92%瓶頸時,老師力邀日東京大學Y. Arakawa教授到Emcore D75 MOCVD設備前指導我DBR磊晶技術,Arakawa教授(如下圖)剛在Science發表全球第一篇具AlGaN/GaN DBR之光激發雷射,他告訴我”目前技術水準還在面射型雷射成功的山腳下”,更激發我磊晶研究動能,2001年達到了AlN/GaN DBR反射率>99%之磊晶成果。

        當時最有趣的笑話是:有一天,王老師大發雷霆,說林佳鋒9:00還沒到實驗室,當我早上回到研究室時,老朱與老余說我完蛋了,我才告訴王老師,6:00已經在烘烤腔體,8:00設定新結構成長後,我才回實驗室休息。後來王老師告訴我,在美國博士後是使命必達的工作,只是不曉得台灣博士後薪資太低,但他對我的要求也未曾鬆懈,因全球第一顆藍光面射型雷射是他的研究目標,他在奈米計畫上答應李遠哲院士一定會完成。藍光面射型雷射磊晶要自己完成,當大家專注在藍光LED時,王老師要我專注在雷射上,自己設計光罩、元件製程、量測,也與老余、泓文、姚胖等學弟妹合作下,完成使命。3年半博士後研究期間,在王老師指導下,學習到做國際級研究所需具備的宏觀、堅持與努力,也是我到中興大學教書的養分。王老師對研究的堅持與決心,外人只能在他的爽朗笑聲中帶過。

照片-3.jpg

註:本文將刊載於第159期光學工程季刊。(2023.12月號)

【開創台灣雷射研究的先鋒 – 王興宗教授與交大半導體雷射實驗室】